民国三年中元有几个尺寸?
提到中元节很多人不知道中元节究竟是什么节日,也不知其由来,中元节是道教名称,起源早于汉武帝,俗称“鬼节”、“七月半”、“亡人节”,民俗主要以祭拜传统节日为主,主要活动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时间是公历8月23日。
中元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但今时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其来历,今文中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同时中元节传统民俗活动有哪些,也都是大家不了解的知识,文末还会为大家讲解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清明节上坟的习俗。
中元节来历: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三魂所指:胎光、元神、魄也,从中医角度来解释三魂指的是:主命、觉灵、守命。《灵枢·本神》:“生死之间,邪客于五脏,所焉积生于脾胃。”三魂在人体内,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而七魄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以道家有“七魄制三魂”之说。
古代有六种人能见到鬼:一、童男、童女。二、刚死亡的人。三、修行人。四、孕妇。五、年老的人。六、虚弱的人。七、梦游的人。
《史记·赵世家》记载:“乃祠主威怒,以求复生一子。”就是说,公元前296年,赵王赵武谥号“敬侯”,祭拜战神,希望保佑。后周灵王之子苌氏因痴迷于祀鬼,对礼制丧失,贬为庶人;东汉时,王梁、诸葛贞等人在中元节做《盂兰僧》戏,被贬谪为群牧从事;唐时,路从贞拒绝做盂兰会,拒绝与僧人到中元节道场供僧;宋代,张商英拒绝在宫中做盂兰会,贬谪为宫使;元代,奇子常拒绝在都城做盂兰会,隐居不归;明时,陈士京在都城的盂兰会上因为怒骂鬼神被治罪,削籍为民。
中元节民俗:
一、烧纸钱
上坟祭祖,俗称“烧纸钱”。纸钱有多种多样,尤以卧式纸钱为大多。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家家烧纸钱慰祖,谓“孝敬祖先”。
二、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灯”,古时在中元节放河灯,谓“渡孤”。七月十五日下午起,放灯时兴起,竟至彻夜,名为“佛灯”。施烛灯于河而浮之,设酒果、菜蔬,投之于河,以祭水神,咏吟句值以送之。
三、插艾草、栓五色丝线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而的五色彩丝线又是谁的物品呢?原来,“五色丝线”的中文名叫“朱槿蕊”,它是南方很常见的一种叫做朱槿的花的花蕊,把这种花晒干了,然后把花丝抽出来,就是五色丝线了。五种颜色的丝线又分别代表了金、银、铜、铁、锡,有避邪、避灾、除病、求平安、驱妖邪的意思。
四、清明节上坟
每年清明,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门祭祖,又叫“行清”。“上清坟”寄托了人们祈福消灾的心理。
中元节禁忌:
中元祭祖、放河灯,祭祀逝者,而哀思无穷,泪眼无眠,不休不休,至三更;静思哀伤,静思往事,静思人生,在恍惚之间,似乎看见彼岸花盛开,看见冥府人走来,听见唤声哀哀,听见哭声声声,可唤不醒熟人间离散人,哭不能,呼不能,惹无限悲凉。
中元节最好不要出门,特别是晚上的时候;也不可以见到水,更不要去河边;还要禁火,晚上的时候更不能烧纸。还有就是不要用脚踩祭品,也不可以乱晃灯。还有些地区有“走脚户”的习俗,就是过路的脚夫要给“烧纸”、“打水”,据说这样可以遮眼、遮耳、可以避凶,避免一些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