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钱那几样是大样?

子晨茹子晨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最早的古钱币是夏代的“圜钱”,到秦汉时期的贝质“蚁鼻钱”,再到唐朝的“飞燕”、“圆盒”等。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清朝末年,铜币开始被银元取代;国民初期,纸币又代替了铜币。但是现在,许多收藏家还对当时流通的一种铜钱——清代大钱念念不忘。因为据说,这种铜钱做工十分精细,版别多样,种类繁多,工艺技术水平很高的缘故。

按清代铜钱的材质可分为红铜、黄铜、白铜、紫铜四种,市面上常见的为黄铜质,红铜和紫铜少见,白铜更少见。黄铜质的大钱背文为蓝色是宝泉局铸造的,为“大清铜币”。宣统三年背文红铜材质的为“乾隆通宝”,背文白铜材质的为“元宝”。

明代(1368-1644年)铸造的铜钱,有大钱、小鱼钱(又称小钱、二钱)和小平钱三种。大钱直径在4.2-4.5厘米之间,重量在15-25克;小鱼钱直径在2.8-3.2厘米之间,重量在5-8克;小平钱直径在2.5-2.8厘米之间,重量4-5克。顺治元年(1644年),清入主中原,铸造了“顺治通宝”。顺治后期,由于用钱不断增加,钱币的铸造也日趋精致。康熙六年(1667年)规定,制钱可用黄铜14.57重1枚,1年后改为15.35重1枚。这时铸造的铜钱,有的文字纤细,有的文字较粗。

雍正皇帝是个精明的政治家,他继位后,对货币铸造进行了一系列整顿。在康熙末年“泉币重弊”的情况下,为整顿钱法,整顿四川铸钱局,令各局不再铸造钱币,而将其使用的黄金、白银运到各省宝泉局和宝源局解送给朝廷。还规定,各省若需要用钱,必须向朝廷领取。这样,就把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之后,又增加了铸钱量,规定制钱15.86g重1枚,并规定“每一百颗取劣者三颗除去”,质量标准较高,使雍正朝钱币艺术有了提高。

乾隆年间(1736-1795年)铸造的铜钱,多为黄铜材质。面文“光绪通宝”,背文楷书“宝泉”或“宝源”局铸造,笔画纤细,文字清晰,制作较细致。

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为了挽救财政危机,允许各省代府、州、厅、县铸造钱币。这样,便出现了大量的劣质钱币,如一些直径小于2.5厘米的小钱,重量不足5克,甚至一些没有文学的“无字钱”。这批劣质钱文,制作极为粗糙,文学刻板,地张不清,穿口毛气明显,很多钱文用土灰掩出,经水一侵,便失去了光泽。因为这些钱文字粗糙,俗称“假货”。

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灭亡。次年,袁世凯出任大总统,成立民国。在新朝成立之初,流通严重的劣质钱币“假货”,威胁新政府的金融秩序,予以收购、销毁。民间也就失去了收藏宣统三年钱的必要。

清代大钱中,比较出名的是“铜圆”。其实质仍是铜钱,因其形圆,质铜,铸文为“铜圆”。

以下是几种比较常见,又略为特殊的清代大钱:

⒈同治大钱。顺治以来,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代均有铸钱,惟同治朝仅见宝泉局雕母,故为传世最少、最为昂贵的一种清代铸钱。

⒉“光绪元宝”中心“宋体”钱。光绪时期,各省局所铸钱币均用楷书书写,惟安徽、江西二省局用宋体字。

⒊“户部丙午”背“未”字大钱。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设户部银行,负责收购、抵押、发汇、贴贷、储存等业务。所铸元宝背铸“未”字者,谓当年季秋处仲月“未”申之秘纪。凡户部铸币均用“未”字标记,以辩币司年号,便于财政账目管理。

⒋铁血十铜元。又称“军饷铜元”。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之洞奏请整顿币制,停铸当十大钱,改铸新式银元。是年,广东造币总厂奉令改铸十文铜元,背面龙纹边缘有圆点条纹,铜质偏白,呼为“铁血十文铜元” 。

⒌唐篆大清铜币。清代钱谱基本不见此币传世,惟日本市面见到少量此币。其面文“大清铜币”四字由左至右排列,书体仿唐代钟鼎文字。

��六点金元宝。上书“金元宝五十两”汉文,书体圆润,俗不及佳。背满文宝泉。

清代大小钱传世较多,有许多珍罕品种,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由于清代距今天时间较近,流传于民间的清代钱币很容易被当代人收藏。故凡近年出土的清代钱币,未经鉴定,不建议私相买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