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有职工房吗?

荆天杨荆天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租界工部局和洋行的压迫下,公共租界的华界部分开始推行户籍登记制度。当时的人口调查以户为单位,但租户较多而找不到房东的所谓“浮户”也被计入某个“户主”名下,因此“房客”一词逐渐被“租客”所代替。 由于缺乏完整的住房统计资料,我们只能根据一些零星的记载来推测当时的房屋情况。

如1926年《申报》载:“上海房屋之奇丽宏壮者,首推静安寺路(即南京西路)中友宾馆……房间之多,尤令人赞叹不止!”“中友宾馆”占地70余亩,共有房屋380间。这些间数可能指的是房间的数量,而非房屋的套数,换算成现在的面积,大致每间5平方米左右。这样的规模在今天的上海也算不上大型建筑了。

又如,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一份民国时期的地图,标明位于北京东路的“新雅大楼”占地6亩多,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共有房间318套。按每套7平方米计算,这栋大楼约有419间房屋。如果再加上厨房、厕所等辅助用房,则每套房屋平均使用面积估计不到5平方米,与中友宾馆相差无几。 上海还有“里弄房子”之称。这是旧时对石库门房子的俗称,现在则是弄堂里民房的代称。据1946年的统计,上海原有445条里弄,居民8.3万户。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有300余条里弄陆续改建完成,居民达20多万户。如此众多的民房,想必给上海的城市面貌增加了不少烟火气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