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虚窑有没有价值?
“真虚”指的是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 依笔者之见,“真虚”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其实相当有限,二是指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人生态度其实相当消极。 对第一点而言,元末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曾说:“元曲皆本色语,风流蕴藉,自有一种韵味。”[1]清人李渔也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强调:“元人凡作杂剧,俱有本题。”[2]所谓“本色语”和“本题”,也就是指戏曲内容应当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真实性。这种对真实性的要求当然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不过,如果我们对“真实性”的含义理解得宽泛一些(这恰恰是最容易理解的),那么就会发现,许多传统文学样式都符合这种要求,诸如诗词赋、散文等等,甚至包括某些小说。仅以“真虚”来指责某些元曲的题材单调贫乏显然是无力的。 “真虚”的第二种含义是指作品所表达的人生观念是悲观颓废的。这种思想在元代社会本身就有其深厚的土壤——士林的没落与文人的贱视;城市平民社会的崛起与文化素养参差不齐的社会成员的大量出现;异族统治者对于汉文化的包容与汉化政策的推行……所有这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而元曲中所谓的“闲愁”“相思病”“酒”等意象以及由此而来的苦闷情怀无疑是最鲜明的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