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红窑红价值多少?
这个问题好难答啊,真要详细说又很多内容,可以写一篇文章了。 先给结论吧,这种明成祖时期仿哥釉瓷的窑口,目前全世界已知有三个,除了大家熟识的广东石湾、四川乐山夹江之外,就是河北邯郸磁州窑了。而且这里说的虽然是“红窑”,但实际这里的红色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红”,更多是一种褐红、棕红色。之所以这么说,请看看我拍的图片,这个瓷器最外面那层颜色实际上是非常薄的,拿手指轻抹一下就能弄掉(别问我怎么弄掉的,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展示下这层颜色实际上是很薄的)。如果这层颜色算是“红”的话,那我也可以叫它“红釉瓷”或者“染釉瓷”,不过显然这个名字比“红窑”更准确一些。 这类瓷器在西方被称为“Famille Rose(法国罗斯瓷) ”或 “Blanc de Chine (法式瓷)”,是十八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东方风格陶瓷的代表作品。当时中国陶瓷外销的主要路线上,西方人会购买中国瓷器回去自己加工装饰,或是将白瓷素胎贴上金箔作为皇家御用器皿使用。然而由于当时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生产力大幅提升,中国以外的陶瓷产区都在努力寻求和中国陶瓷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所以中国的陶瓷业开始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清廷为了维持中国的产业优势,就实施了“禁海令”——也就是不准私人出海贸易。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福建德化地区瓷业的衰落和破产,同时也波及到了浙江、江苏等其他地区的瓷业生产。
就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在明代就已经产生的仿哥釉瓷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哥釉本来就是明中期以后江西景德镇官窑主要仿造的品种之一;并且由于青花在此时开始逐渐流行起来,所以这种仿哥釉瓷在清代早期其实还是有一定市场的。随着清中后期景德镇窑口的恢复和发展,仿哥釉瓷逐渐没落,最终消失。 从明代中晚期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能够连续供应市场这种仿哥釉瓷器的窑口并不多,加上烧制困难,成品率低,所以每一件都是手工制作的精品。而能烧制出这种瓷器的窑口更是少之又少——事实上,现在全世界公认的三个窑口,都是在明永乐、正德年间烧制的少量珍品里通过显微检测与分析才确定的。所以此类瓷器存世量非常少,价格自然不菲啦。 对了,这种瓷器最初是外销欧美的,所以买回来的样子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