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人民币都长什么样?
从第五套人民币开始,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已经不再采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天安门”了(1953年版分、角币的背面主景是“农民运动演讲会”;1962年四、五套人民币的背面主景是“首都体育馆”),而是采用了更多的象征性符号或图案。
1948 年 12 月 23 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款纸币 —— 新中国银钞,面额分别是 10 元和 50 元。
第一套共 7 张,最大面额 5000 元,最小面额 1 元。由于印刷技术等原因,只有前 5 张存世较多,后 2 张比较少见。 这套钞票在设计上借鉴了苏联、法国等国的做法,由人民革命军总供应部委托美国华尔街设计公司绘制样稿,经多道程序审批通过后印制生产。
因为当时没有专门的钱币印章,所以每套人民币都是在不同的地方盖印厂名,如「上海印钞厂」、「天津印钞厂」、「沈阳印钞厂」等等,这在防伪上也是一个特点。 除了上面的水印外,这套钞票的防伪还有胶印缩微文字和磁码,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第二套于 1953 年 1月发行,共有六枚,最大面额 10元,最小面额 1分。这套钞票在设计风格上与第一套基本相同,只是取消了银圆券 10元的面额。为便于识别,在钞纸中加了隐型印刷油墨,在特定光源下才能看到「中国银行」字样。还首次使用了金属线防伪技术。
第二套纸币的发行使得人民币的版式进一步明朗化,而其中的凹版印刷工艺也得以保留和发展,为目前人民币的凹印技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目前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各券别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特别是全品的五元券和水印的 10 元券,升值空间较大。
第三套于 1953 年 3 月发布,至 1957 年 12 月停止流通,共发行 7 种面额 80 个版别。该套人民币的设计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准,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委托中共中央宣传部美术处负责设计创作。
为了降低伪造技术,这套纸币采用了胶印、凹印、孔版印制等多种印制方法相结合。其中,三元券和五元券采用了特殊的隐形印花技术——将「中国人民银行」繁体字暗刻在钞票正面,用灯光照耀才能显现出来。还首次使用阿拉伯数字和小写面额标记。
现在,能够收藏到的第三套人民币全是全新绝品,连印钞厂标注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都不见的痕迹。这些纸币的升值潜力巨大,值得投资者关注。 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人们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整扎(一百连体)的纸币了。这主要得益于我国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进步。
第四套人民币共发布 14 种面额 52 个版别,这是迄今为止人民币发行版本最多的一套。这一版本的发行,也使得钱币市场开始火爆起来。 这套币的防伪特征丰富多样,有阴阳互补对印彩印、无影印痕、隐形号码、安全线条、胶印磁条、荧光显示等等。尤其是胶印加磁条的防伪方式,被后来的所有纸币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