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什么年值钱?
1948年的东北流通券,面值一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056万) 这张纸钞的“钱”景非常广阔,因为当时整个东北地区大约只有3亿美元外汇,而发行的债券和钞票却高达7.5亿美元之巨——其中1美元约合1万元人民币。由于没有足够的美元外汇作为信用基础,这些债券和钞票根本无法兑现。于是,人们用它们向沈阳、长春等地的大小商店消费,买日用品、买粮食、买布……都能使用。 不过,这种“纸币”有个缺点:它必须经过加工才能兑换出钱来。比如你持有一万张20元的“纸币”想去饭店吃饭,须持有政府指定的印钞厂印制的花销凭证方能兑现。但这样复杂的程序反而促使人们去节约花销,因为多花钱就等于多浪费“纸币”。
随着国民党的败退,华北、中原、华南相继沦陷,1948年底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已占全国总面积的2/3强,人口2.4亿。此时,中共决定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新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改革货币体制,停止法币在解放区使用的决定》。12月2日开始,新人民币在晋察冀边区和冀东地区先期发行;到12月中旬,新人民币已全部更换完毕。 新人民币发行时,以1元旧币换发1元新币;后来又规定以1元新币换成2个银元(相当于今天的1元钱)。民间称之为“两张银圆票”。 为保证新人民币的信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使新人民币顺利地推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