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水印为何偏下?
这个啊,有历史根源的。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最大面值1万元,因为时间仓促和当时技术条件所限,没有印刷水印。 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1月)开始发行,为了防伪,在1955年和1962年分别加了满版水印和固定水印;但是由于当时我国的印钞技术较为落后,纸张主要来源于前苏联的贷款,因此水印往往不能很清晰。 第三套人民币(1967年10月),1角纸币的正面有与钞票等宽的“1角”字样,背面则有缩微文字和满版图案,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水印比较清晰的品种了。 直到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4月),人们在水印上取得了突破——1980年版50元券和100元券采用了胶印凹版的技术,提高了印制质量,使得票面上的人像、花卉等图案更加生动;而1980年版2元券则首次采用彩色印刷,成为我国第一张彩印纸币,这也为现在五版币的彩色印刷做了铺垫。 而现在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除了个别如99版1元纸币使用了无色荧光油墨外,都是普通的水印纸,但是100元纸币采用了光变油墨,在特定角度下会呈现出“100”的动态变化。而2015版的50元则再次使用上了胶印凹版的工艺,使得花纹线条边缘整齐,颜色过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