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著名的书法家是谁?
书法史发展的时间跨度很大,每个时期书法的特征和风格都不一样,每个时期的代表性的书家也不一样。 先秦:石鼓文、秦诏版、秦兵马俑坑文字(小篆);汉代:西汉碑刻(隶书)东汉灵帝时刻石(八分书/章草);三国两晋南北朝:魏晋楷书;隋唐五代十国:隋代薛稷、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代赵孟\;宋辽金元: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明代:董其昌;清代:康有为、于右任等等。
要论最著名,那自然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了!还有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北宋的苏轼、黄庭坚;明清的董其昌、于右任等。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名门望族,是汉丞相王吉的后代。
父亲王旷是个官迷,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步入仕途,因此让王羲之学习曹操曾经学过的《孙子》。但王羲之天资聪慧,虽然年少却好学多闻,特别喜欢书画,不过他可不是什么都学,只是专攻书法。
十七岁时,因为母亲窦氏非常喜欢王羲之,就为他向太尉府求了一门好婚事,对象是小有名气的卫夫人之子卫恒。两人感情甚笃,恩爱有加。可惜好景不长,结婚没多久他就得了病,离开了人间,给妻子留了一首短诗和一叠书信便与世长辞。
作品欣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诗序》,全书二十一个章节。其中第一至第八章节用行书书写,第九章用草书书写,第十章用正书书写。现除第十章外,其余各章皆流传有永。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48岁时候创作的,此时他的书法已经相当成熟。此作笔法自然,结构平和稳重,俊朗流畅,浑然天成,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格和“精妙”的书法艺术。是王羲之书迹中篇幅较长又比较完整的书法作品。 清乾隆帝曾赋诗赞叹:“晋唐绝笔世所珍,飒爽风流莫可寻。何幸西泠添古迹,砚山剩水著棋林。”
《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代表作二:《道君帖》(神龙本) 这是王羲之一封书信的手稿,由宋代淳化阁纸临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内容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为朋友谢安准备的道喜信札。因谢安当时担任宰相一职,所以这封信写得颇有气势。全篇字体遒劲,字字珠玑,笔势生动活泼,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代表作三:《快雪晴帖》(传世名作) 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学书的经历很有意思。他初习褚遂良,后学张旭,还广泛涉猎汉隶魏碑,对古代优秀书法作品都有研究。
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大气磅礴,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他的行草书代表作为《祭侄文稿》,楷书代表作为《玄秘塔碑》。但是他的行书代表作却是这幅《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贴》只有四行字,写在宣纸上,卷轴式样,现在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此作品清秀洒脱,笔致婉丽,点画之间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韵意美。而且这种美不是静态的单纯的美,而是动态的富有神采和生命力的美。
代表作四:《寒食帖》 《寒食帖》又叫《寒食诗帖》,这是一首记述寒食节的诗。这首诗平平无奇,但是加上作者的序和后,整首诗的风格才凸显出来。
苏轼作于元祐三年(1088),当时他刚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两年。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自我解嘲与积极豁达的心态,虽有些苦闷,但也表达了作者安然处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作品是苏轼早期的书法佳作,结体端庄秀丽,用笔沉着有力,清爽飘逸。在平淡之中自出新意,于规范之中不乏情趣。体现了苏书潇洒、清丽的特点。 代表作五:《集王羲之七帖》(传为王羲之书) 这部作品其实不是王羲之所做,而是后人集王羲之书而成。不过,虽然集字成篇,但是整体感觉依然很好,点画之间气脉贯通。
南宋文学家洪迈称赞它“神采奕奕,骨气洞达,妍媚飞动,灵活自然。” 清朝文人梁同书评其 “运笔敏捷,左右逢源,如凤舞鸾翔,自然适然。” 代表作六:《苕溪书贴》(传世名作) 这是赵孟頫的行书代表作,写于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这一年赵氏45岁。 通篇作品清新隽永,优雅潇洒。尤其是开头几个字——“十月先父大人承旨拜昭勇”,笔法灵动俏丽。
这件作品还表现出作者作为元代大家融古汇今的深厚功底——既能体现魏晋风雅,又能体现唐宋气象。无论是书写内容还是字形结构都堪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