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家谁的字最值钱?

公孙梓曼公孙梓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在唐太宗死后传到高宗李治手里,有一天李治与武则天一起欣赏这件宝贝,李治看着看着,忽然流下眼泪对武则天说:“朕得不到此物,如丧考妣(比死还难受)!”于是,这副墨宝就留在了宫廷里。 到了宋朝,苏轼、黄庭坚等大文豪都见过真迹,但是北宋晚期,金兵入侵,宋室南渡,这副名作也流失海外。

元朝时有几个皇帝都想求得此作,但始终未如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听说此事,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日本国王,求他转交《兰亭序》真迹,却未能得到;后来,崇祯帝急功近利,以千两黄金收购,仍落空而回……这样一件国宝级文物,直到清末,才被一个外国人带往北京,献给光绪皇帝。

这个洋人叫卫伦泰,是西方著名的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1894年,他在杭州看到一幅题为《董美人帖》的书法作品,觉得异常珍贵,便出价500两白银想买下来。可是,这幅作品原属清廷内府所藏,岂容外人买卖?于是,大臣们一边批评他出价过高,一边把他的这份“情义”记录在案。

光绪帝得知后大喜过望,立刻降旨嘉奖:“着加恩赏赐……”并命人把赏赐的钥匙交给卫伦泰,以示皇恩浩荡。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最好的结局呢?也不是。

光绪帝去世后,慈禧太后为了显示自己慈爱,特地把《董美人帖》送到裕陵(光绪墓)让皇帝亲览。这一送可不妙了,小皇帝见到了心爱的宝贝,从此爱不释手,整天粘着这卷纸,把个清廷大臣们愁坏了。最后,人们只好想出一个办法——把这轴珍贵的毛笔字刻成石鼓,既保住了真迹,又做到了“原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