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瓷器什么时候最盛?
宋朝时,陶瓷业迅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基地。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朝廷在这里设监,生产宫中专用器具,此后,这里的制瓷业一直非常兴盛。 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总管府和提举司,统管各地官窑,烧造宫廷用器;地方上则设立窑户和监工,管理本地的瓷业生产。元灭南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种族隔离政策,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下令“汉人买马者每百匹给钞二十张”,把中原地区生产的瓷器运到草原交换马匹。
明、清两代,实行的是官营手工业制度,由户部直接指挥,生产供皇室使用的瓷器。明朝初期,为了控制烧瓷技术和原料,从浙江处拨调一大批艺人及工匠入京制造御用瓷器。永乐中期以后,又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御器厂,统一烧制。 雍正时,又在景德镇设立了瓷厂,除烧造御用陈设器和餐具外,还大量生产节日祭祀用的青花龙凤纹罐等。这些由皇家直接控制的窑场,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使瓷器的质量与产量都大大提高了。
进入民国后,随着封建王朝的垮台和西方列强的入侵,我国的陶瓷行业开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