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几千年华夏中国龙?

丰春弟丰春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论,龙起源于鱼图腾。 首先从汉字“龙”的字形演变来看。 “龙”最早是象形字,像一条盘曲的龙。 然后金文把象形字的线条变成笔画,成为今天的“龙”字。 从金文的字形上看,“龙”像是一条大鱼的形状。

其次我们从神话传说来看。 中国第一个帝王颛顼,他的母亲就是女登,《山海经·大荒西经》提到:“颛顼生头,头生耳”。而“耳”这个词,在古代还指“美石”,也就是说颛顼有一个长着漂亮石头耳朵的母亲。这造型怎么看怎么像是海蜇的样子…… 颛顼的儿子禺阳,也就是后羿,他的太太嫦娥本来就是一只白兔精灵,据说后来因为有罪,被变成了一只玉兔。(《山海经·大荒西经》)

再来看看龙的形象:《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兽,状如牛,名曰‘夔’。其毛如蛇,有其足四,如其躯之半,其音如钟鼓,其名曰‘龙‘。” 这条“龙”全身披盖长长的鳞甲,像蛇一样细长的身体,头上长着两只尖角,背上的骨头好像鱼鳍一样一直延伸到尾部;它的声音就像敲钟打鼓一样宏亮;而且啊,这个“龙”还有四只脚! 这就和最初的龙的形象——一条大鱼的形象完全一致了。

最后我们看看古代文献中关于龙的描述。 《礼记·祭法》提到的五种祭祀动物,其中就有龙:“祀五帝五神:天地阴阳,日月星辰,山川湖海……” 汉代的王充在《论衡·订鬼篇》中说:“凡祭祀,血食(指宰杀动物以血祭祀)六,其祠用豚,水傍有鱼,天神贵食焉。” 也就是说古人认为天神喜欢吃鱼,所以祭祀的时候要用鱼作为供品。汉代王祯在《农书·百谷谱·稻》中也提到了这个习俗:“春社,各乡里陈车马,设坛场,如制官仪。……祭品惟鱼肉而已。” 到了明代,这种祭祀的风俗仍然可见。明代朱棣建文帝时,因为南京应天府出现一条龙,于是朱棣命人用猪羊等做“龙”饭祭祀。(见罗懋登《西洋记》第十二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