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竹子有名的画家是谁?
竹是中国人所喜爱的植物之一,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它清秀挺拔,枝干有韧性,耐寒耐旱,生命力旺盛,可栽种于庭院、宅旁。古人常植竹于房前屋后,今天的人们也喜欢在自家阳台栽种竹子,以供观赏。 由于竹子的文化意义和诗人画家对它的青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注意竹的欣赏。早在宋代,人们就有在屋前院后种植翠竹的习惯;元代以后,文人墨客更将其移植到书房附近,“令其森森,以广视野”。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即记载了这样一处景色:“余戏园中多竹,曰‘绿天’,曰‘绿云’”。可见古时文人对楠竹的喜爱之深。 今天,我们除了可以在古画或诗词中感受到人们对楠竹的厚爱之外,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人们对楠竹的崇尚。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在有意无意地种植着这种四季常青的植物。它那修长轻盈的影子总是给人以优雅的感觉。
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画家都用不同的绘画语言,描绘着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写意花鸟画中的“竹”。而表现竹的画作,又可以分为“丛竹”、“双竹”、“三竹”和“孤竹”等,它们分别有着各自的意境。 “丛竹”,就是画面的中心位置聚拢生长着好几根竹子。这看起来似乎与现实不符——现实中竹子的生长应该是四处蔓延并且疏朗有间的。但实际上,画家往往将“丛竹”放在画面的主体位置上,其实是有他的用意的。 “丛竹”寓意着繁荣茂盛,又因竹子空心而有“心胸宽广”之意。所以,如果画上一片郁郁葱葱的丛竹,那么它的意境就已经超越了自然界本身,而带有了浓浓的人情味。这样的情景也常常使人联想到社会生活当中,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帮助。 所以,“丛竹”是画家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