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理论有哪些?
这个问题好宽泛,我大概回答一下关于“气”的问题吧! 我们的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庄子》里有段话说得好“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里已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天人合一.这一观念影响到文学创作,于是有了“诗人之眼”“诗人之思”(《周易·文言》);影响了美学观念,于是有了“尽善尽美”(《礼记·中庸》)“成教于国”(《周礼·地官》);还影响了哲学理念,以至于后来有“天人感应”“天人合德”(董仲舒语)等等说法.
中国人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山水画恰好可以完成这样的心愿.在山水中寻找精神家园,是历代文人不断追求的.他们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总是能够找到寄托,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然而,这种境界的达成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简单循环,而是需要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胸中盘郁”(王微《叙画》),没有这些情感的介入,自然景观就只能是客观的、无机的自然物,而不能是人化自然、有机的自然.所以宋代郭忠恕才会强调“以意命笔”——艺术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作者“胸中之竹”转换为“笔下之竹”的过程,如果没有主观意识的介入,艺术作品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只能是死的自然。
相反,好的山水画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正在于创作者把他对自然的主观感受融入了其中,从而让观赏者也能享受到这份独特的精神馈赠。 所以古人说“山水之作,意在笔先”(苏轼);又说“山川草木,尤非笔墨之所可到。”(《芥子园画传》)其实,这里的“意”就是“气”,所谓的“笔墨”也不过是“气”的运动形式而已,正所谓“气盛则纵横奔放,气缓则从容不迫。”(《笔法记》)有了这种“气”,风景才能鲜活起来,而鉴赏山水画其实就是感悟、享受这“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