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鸡翅木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鸡翅木。 很多人误以为鸡翅木是木材中的一个品类或是说一个树种,但是事实上,它并不是,而是对木材中纹理、颜色一种形象称呼。 这种带有黄色斑点的木头,在明清家具中很常见,经常被用来制作桌案类家具的腿和面板。
这种黄白色相间纹理的木头被称为“鸡翅木”。 那有人会问了,既然有明朝的鸡翅木,为什么没有清朝的鸡翅木呢? 其实是有清早期(康熙雍正乾隆)的鸡翅木的。只不过这些清早期的鸡翅木跟明末的鸡翅木有所不同而已。 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到广东一带,在康熙时期,广州刺史彭鹏曾在他的《番禺县志》中写到这样一种树——“花榈,其色紫红,微带黑色丝纹,楠竹间之。其纹有若鬼面者,有若羽翅者,有若花纹者,其色或紫或褐。” 所谓的“花榈”就是现在的鸡翅木了。这种鸟类的羽毛具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而鸡翅木也不例外。我们仔细观察那些被切出来的鸡翅木原木,其上面有着犹如鸟类羽毛一般层次丰富的花纹,深色的纹理如同鸟类的翅膀一样。
到了雍正时期,北京一处叫“聚德堂”的家具铺子里售卖“雕漆鸡翅木桌子”,这说明当时的京城里也是有卖的。 而到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的百姓就已经知道用鸡翅木来制桶了。根据《苏州府志》记载——“出鸡翅木,质坚形直,可为器具;” 清早期的鸡翅木并非绝迹,只是没有像明代那样普遍用于制作家具罢了。
不过,这种纹理漂亮的木头到了乾隆之后就开始走下神坛了——由于使用量过大,过度砍伐,导致这种珍贵的木材到了道光时期已经变得极为罕见了。有文学家对此感慨道:“旧刻尽新淘,尽换鹅溪布。” (注:鹅溪,指的是四川产的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