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种双龙银元?
目前在国内发现的“双龙头”银元,按其铸造机构划分,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 北洋铸造的银币。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廷下诏,准许各地创办银元局(厂),自铸银圆。是年冬,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奏设立保定官钱局,筹设机器。光绪二十三年正月,直隶总督杨士骧继续上奏,得到朝廷批准。
按照直隶省的预算,准备先投资白银三十万两,购买机器,在保定建立两个厂,正式命名为“银元局”和“铜元局”。随后又追加二十万两。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第一个厂房建成,取名为“新式铸钱局”。该局的成立,标志着晚清政府正式踏入近代铸币的领域。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趁各省督抚都派兵赴援之时,暗地里派人至天津法租界暗中收购黄金、运回华北,再委托外国银行兑换成外币,然后聘请外国人指导机器制造,开始铸造银元。后来袁世凯称帝后,为了显示“共和”,把原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改成“国徽”和“嘉禾图”。
第二, 广东铸造的银币。清代末年,粤汉铁路全线开工,需用大量建筑资金,当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已入不敷出。为凑足筑路经费,户部奏准借支库平银三千万两,交盛宣怀专办。因道路工程浩大,三千万两实难按期筹措,于是盛宣怀等以工代赈,利用修路机会,采办钢铁、开采煤矿、冶炼生铁、铸造银元。
根据记载,当时共铸造了价值二亿五千万两的银元,其中七千六百多万两发放给广东地方官吏作为“职金”,一千四百万两作为修路费用,其余部分交由盛宣怀处理。这些由广东铸造的银元,正面多为“广东省造”或者“广府省造”“寿字一品”或“壹钱”等字样,背面均是英文和满文,说明是广东省造的银元。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双龙银元,正是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委托香港华德兴票号向德国克虏伯工厂定购的两批军火中附带生产的。当年张之洞一共订购了六批军火,附带生产了四种新式枪械,以及少量的大炮和手榴弹,共计2.3万多件。此外还有2000多件枪弹。 张之洞原本计划将这些新式武器全部用来装备新建的六镇新军,因为他是通过清廷内部斗争才将这笔生意弄到手里的,所以担心受到攻击,便先行将新式步枪和手枪交给亲信部队使用,而将大炮和手榴弹等留在仓库里。直到十年以后,他才陆续将这批武器分发给各军使用。在我国现存的文物当中,早期双龙的印面、边齿都有明显的加工痕迹,而且版式较多且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