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髓产地是哪里?
在中国,以玉髓作为玉石原料开采和利用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但是主要用来制作简单装饰品或礼器的原料,而不是主要首饰用玉器。根据现有文献资料以及考古发现,我国古代玉髓的产地主要有内蒙、新疆、青海、辽宁等地。 其中,内蒙古是古老的玉髓开采地之一,在赤峰北部及锡勒特河地区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代的玉髓制作工具和半成品,证明早在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采集和利用玉髓的现象;而辽西地区的凌源、建昌县也发现了新的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玉髓加工场遗址。[1] 现代的玉髓矿床大多位于火山岩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江苏等省。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县汤土沟乡有一座著名的玉髓矿,蕴藏着大量的白玉髓和翡翠玉髓。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这座玉髓矿还出口到了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受到了外贸部门的青眯。[2] 而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大岭村的玉髓矿则是国内最大的水晶矿,出产的高纯度和低污染的水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并远销国外市场。
除了以上两地之外,湖南沅陵、四川石棉等地也发现了古玉髓采掘场,说明这些地区在古代也是重要的玉髓产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玉石的品质要求更高,而对玉石原料的供给需求增加。
为了获得更大利益,一些商家开始到国外寻找更好的玉髓原材料或者购买原料磨制成品。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多彩碧玺、坦桑尼亚晶钻玉髓、帕劳红纹玉髓等等,都是来自国外著名的玉髓产地。 其中,多彩碧玺的主要生产地是巴西,而坦桑尼亚晶钻玉髓和帕劳红纹玉髓则分别产自非洲国家坦桑尼亚和帕劳。
与国内玉髓矿床多产于火成岩中不同,这几个地方的玉髓矿都产于沉积岩中。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这些沉积岩中的玉髓矿常呈典型的层状、透镜状产出,富含硅质,颜色多样,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