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醴陵什么时候?

东方伟诚东方伟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醴陵,这座位于湖南省东部的城市在民国时期可谓风头无两!当时湖南有“北岳生长沙”之称,而“南则数醴陵”,这里生产的醴陵釉下彩瓷器行销海内外,甚至远销美国,深受消费者喜爱。 不过现在提起醴陵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甚至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这是个不知名的小县城。但事实上如今的醴陵面积4316平方千米,人口近150万,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城市”了。

那么,曾经的“中南重镇”“小上海”、拥有“十里钢城”之称的株洲市为何会落后于这个县级市呢?这还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说起……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了发展经济,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而拥有丰富煤矿和铁矿资源的株洲市自然成为国家重点投资的地区之一。

当时株洲共有60余家国有企业,而在“一五”期间就有25家全部或部分搬迁至现在的渌口区,这一移就是整整50年,直到21世纪才开始陆续迁回市区。 企业外迁不仅带走了当地大量的优质人口和企业利润,还带走了当地的就业机会。而留下的“产能”则被集中到几家大型国企手中,这些企业吃下了几乎所有的本地财政收入,成了真正的“铁打的营盘”。

除了国企外迁影响经济发展以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连续发生的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对这座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1966年开始的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三次灾害,将这座本已百废待兴的城市摧毁得更为彻底。据统计,这次洪灾使全市超过一半的土地被封冻和淹没了,损失高达5.8亿元(相当于现在的65亿左右)。

可以说从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株洲市和醴陵市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线上。但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两市的发展开始了分野——农村改革大大激发了醴陵农民的积极性,土地分到了每家每户的手中,农业产量和产值都大幅提升,而同时期城市里的国营工厂却是另一番景象。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而为了支持农村建设,政府大量发放粮票和肉票,直接向农户发放生活必须品,这种做法极大的促进了农民种植热情,各种农副产品迅速增加。

但与此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现象依然存在,市场的调控作用没有被激活,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效益低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只能堆积在仓库里,资金流动严重不足。 相比之下,农民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的现金要多的多。根据统计,1978年全市农产品总产值达到2748万元,比1952年增长了18倍;而同期工业总产值却只提高了2.6倍。

巨大的差异让原本旗鼓相当的两个城市发展出现了分水岭。为了振兴工业,市政府拿出了当年的“土政策”——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0元的可免交公粮,高于50元的只交半粮;企业招进新的劳动力,其家属免交公粮。

市里对国营企业的这种种“特殊待遇”直接导致了财政收入的急剧下降,而同时农业又迅猛发展,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的征收,因此本来就没有多少家底的经济更是入不敷出。 据记载,1978年全市拖欠银行利息就达645万元,加上其他欠款,共816万元,几乎和当年的财政总收入相等。 经济的落后再加上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让本就贫瘠的醴陵更加难以支撑。到1978年时,全市大部分道路仍为泥土路,仅市区有一条长约2公里的水泥路面。

而同时期的广东省已经率先建立了高速公路网,并且投入使用了广深高速公路。这条纵贯全省、连接着珠三角与粤西地区的便捷通道,不仅拉进了各地之间的距离,也让沿线城市的价值得到极大提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