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称华国吗?

詹舜华詹舜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华”的概念比“中国”要晚很多,是近代以来才有的。现代国家的概念也是近几百年来才有并逐渐完善起来的。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个诸侯国的国民自称“吾土”、“吾邦”,他国的人称诸侯国为“楚”或某国(如齐国就叫齐);诸侯国彼此间称呼为“某地之人”或“某洲之人”——注意这个“洲”字,说明当时各诸侯国有自己的“洲”,相当于一个洲里的国家联盟。 统一六国后,秦国自称“华夏”,汉承秦制也自称“华夏”,但是汉又自创了一个“汉”来指代汉朝,“汉”字出现前称汉朝为“汉地”或“汉代”。同时由于秦一统天下后建立了郡县制度,因此各个州之间的界线相对战国时更加模糊了,某个州的势力范围被其他州蚕食也显得比较普遍,所以这时候的“神州”和之前的“洲”不是一个概念——它是指中原地区加江南地区。这里必须特别说明的是,虽然中原和江南在汉唐时代都属于神州,但是中原地区的文化地位远远高于江南,被称为“中州”甚至“中原”,而江南则经常被泛称“江左”甚至“江东”。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政权对南方的控制力极其微弱,吴越王钱镠称“东南一隅有国号曰唐者”,所以吴越国常自称“大唐”,而“大唐”在五代十国时期也被称为“中华”;同时北方的晋王石敬瑭为了取悦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把河北和中原让给契丹,自己只保留了河东一带,所以他称帝后的诏书中说自己“世为汉臣,负恩多罪”,表示对中原汉族百姓是有亏欠的,他的“大晋”就包含了“大一统”的意思在里面,因此“大晋”后来也被视为正统之一。

宋朝建立后在军事上处于弱势,为了维持边境的稳定,与辽金两国以澶渊之盟的形式确定了相互承认的地位,宋真宗时为了显示与辽国平等的“友好关系”,在诏书中将赵匡胤称帝时的年号“太祖”改为“高祖”,将赵光义称帝时的年号“太宗”改为“中宗”,以此表示宋国是“中华”的正统。不过宋朝的版图要比汉唐强许多,这是“中华”一词成为正式民族称谓的开始。

元朝的统治者蒙元虽然来自蒙古草原,但在建立全国统一政权后,开始自称为“中华”,并将自己的统治区称为“天下”。同时由于蒙古族并非以游牧立国,因此他们也没有继承突厥汗国以来的游牧传统,而是学习中原王朝的建城传统,在中原地区建立都城,所以“中华”在这一时期的含义已经基本和我们现在的概念一致了。

明朝初年为了体现自己是承接兴亡的正统,将“中华”作为官方民族称谓并一直使用至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