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绿色会变吗?
谢邀!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变”,什么是“色差”。要清楚这一点,我们先看看以下两个例子: 例一:某位翠友买了块原石,打开皮壳,看到里面的料子呈阳绿色(如图一),很是高兴。切了一刀下去,阴绿色(如图二),顿时心情跌入谷底。于是,他想办法把这块料子做成成品,经过抛光、打灯观察,却发现这料子明明是正阳绿啊(如图三),难道是自己搞错了? 图一
图二
图三
例二:另一翠友买了一块料子,切开之后见是菠菜绿,颇为欢喜,遂去皮打磨制成挂件。经日光暴晒,夜晚贴身而戴之后,却发觉颜色变成了粉绿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以上两个案例中,是否存在“色差”,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例一中存在“裂”,但并不影响判断)。那么,什么叫做色差呢?根据我国《珠宝玉石国家标准》,色差是指“饰品与标准样品对比显示出明显不同的一种或多种色彩性状”。由此可知,只有当一种颜色的变化能以标准样品为参照,呈现出“明暗”“深浅”等差异性时,方可认定为色差。例如以上两个案例中的“色差”显然是不能以标准样品为依据的,理由是:天然宝石的颜色不可能与标准样品完全一样;再者,若以标准样品作为唯一依据来判定颜色正误的话,势必增加鉴定工作的难度。在鉴别过程中,当颜色差异无法以标准样品作为唯一参考对象时,必须考虑下列因素:
1.颜色形成的内在原因——是由于原生色差还是后生色差所致。前者指矿物本身在形成过程中就有的色调差别,后者则是指矿物的颜色在经过物理或者化学作用之后所产生的新色泽。
2.颜色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由于光照(光度、光照时间)的原因,还是由于浸蜡、染色等因素所造成的假象。 根据以上两点因素,我们可以给以上两个案例定性的结论。关于这一点,不再赘述,直接给出答案吧! 案一:原石的颜色(阳绿)经机械加工(切割、研磨)之后,变成半成品(阴绿),属于正常的“变”;
案二:经机械加工之后,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变”;然而,经夜间贴肤佩戴之后,颜色变淡,属于“变”;至于原因嘛……你懂的。 题中所提到的“会变色吗”其实是由两种情况决定的:一种是天然宝石在的形成过程中,内部结构被能量(如光线、温度等)激发导致的着色反应,这种反映可逆且有着固定的恢复周期;另一种则是由表面现象而引起的错觉,所谓“变色”实际上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