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绵絮是什么物质?
“种嫩”或“种新”,是形容翡翠的“种”比较差的意思,也就是行业里常说的,翡翠的“结构”或者“晶体”感比较强,肉眼就可以看到矿物颗粒的存在(其实这是抛光面,不是表面,不要误会)。这样的翡翠往往透明度低,光泽差,价值比较低。
而“老种”则恰恰相反,“种”很好,没有明显的晶体感,看起来十分柔和、圆润,而且由于结构十分紧密,透光性也比较好,种老的翡翠看起来光泽好,有灵气。
不过,老种也有一个缺点,就是由于结构过于紧密,内部的水分子不能自由运动,导致翡翠的透明度和亮度要比新种的翡翠略差一些。 那什么才算老种呢? 一般来说,除了一些特殊的品种以外,比如花青种翡翠,豆种翡翠等,其他种类的翡翠如果达到以下三个条件,我们就可以认为是“老种”了——
1、颜色均匀,不能说一块翡翠里面,绿的地方浓翠欲滴,淡的地方又青灰乏味;
2、颜色鲜亮,虽说绿色调中可以有黄色调介入,但鲜亮的绿色绝不是沉闷的土黄色;
3、水头足,虽然有“种老”的说法,但这并不表示种老的翡翠一定就要干巴,如果说前两个条件是保证“润”的条件的话,那么水头足就是保证“亮”的条件了。在同样具有这三个条件的条件下,我们还需要仔细观察,看是否有影响颜色的分布形状的纹裂存在。
利瞬优质答主首先要知道:翡翠的结构:翡翠由硬玉矿物和其它种类的辉石类矿物,角闪石类矿物及长石类矿物等组成。硬玉是翡翠的主要组成矿物,含量达85%以上。硬玉矿物首尾相接,交织在一起,才形成了我们经常看到的具有独特工艺价值的翡翠。
翡翠的石花:次生矿床的翡翠形成中后期,部分细粒或微粒的硬玉质翡翠在次生改造过程中,次生物化分解为碱性液体与围岩中一些其它物质成分合并形成胶体溶液,在其它作用下,沉淀到其它原生翡翠裂隙及破碎部份中,这些物质的成分与翡翠相同,仍然以硬玉为主,只不过颗粒非常细小,矿物成分中还有其它的一些钠长石、角闪石等类矿物,在裂隙和破碎的部位中呈细小的柱状晶体或纤维状晶体交代原生翡翠或呈其它形状晶体自形生长,因这些晶体颗粒非常细小,所以肉眼看到是一片一片的“絮”状物,业内习惯称之为“石花”。
翡翠的绵: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的翡翠中都存在绵。由于翡翠内部组构破碎,形成较晚期的成矿热液、交代渗入到破碎部位中,部分矿物成分沉淀结晶成长,因破碎处太小,晶体不能自形生长,且原生翡翠中形成的晶体比次生矿床形成的晶体要粗些,呈细小的透镜状、纤维状或粒状晶体,与其它的翡翠硬玉矿物紧密胶结组成翡翠矿体,“絮”状物呈团块状,与周围翡翠颜色有差异,颜色偏灰或粉红色,这些“絮”状物总称为“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