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老坑翡翠?
“老坑”二字一直为行家所重视,它代表了翡翠的种质和出处,在交易中具有重要的行销作用。 “老坑”并非专指某一矿脉或矿床,而是对质地优良的翡翠的总称,类似和田玉中的“子料”——既指品质优良的一类玉材,又引申出“精光内敛、温软如玉”的意思——是质量好的象征。 由于翡翠原石95%以上的产地都在缅甸,故而对“老坑”的理解大多以此为出发点。在一般的认知里,缅甸的翡翠矿区大致可分为新老两大矿,新矿是指1959年后发现的雾露河(Nyaung U River)矿区和缅北雾露矿段;旧矿则是由旧寨场(Old Mine)和南俄场(South Ore)组成的矿群,我们一般称为“老坑”的便是这旧寨场的翡翠原石。 关于“老坑”一词的形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一个葡萄牙商人从云南腾冲买得一批翡翠,运至北京进贡给皇帝,得到赏赐后继续在边贸中进行交易,由于这批玉器出自同一矿床,色泽一致,质量上乘,便被形象的称为“老坑”。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块宝石在中原大地繁衍传播,人们对于它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从“老坑”到“坎底矿”再到“基西里”,名称的变化的背后是人们对翡翠原石的来源及成分探索过程的写照。 现如今,“老坑”一词已经超出了原意,演变为一个泛指概念,只要是颜色鲜艳、质地通透并且具备良好抛光效果的翡翠都被称为“老坑”,而与新矿出的“新翠”相区别。
老坑翡翠特指天然形成年代久远,地质结构已经发生质变的翡翠原石矿脉,主要以白色雾状的胶质雾胶,或者紫色雾状的蜡脂雾胶为主,老坑翡翠以出高档玻璃种、冰种翡翠为主,玻璃种翡翠就是由老坑翡翠矿脉中开采出来的。因为“老坑”一词本就是做翡翠行业的人对老矿坑的称呼,所以老坑翡翠的出矿地非常有限,有95%以上都是缅甸勐拱地区产出,帕敢和会卡地区也有极少部分产出老坑翡翠。天然老坑翡翠资源已经枯竭,几乎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开采了。老坑翡翠的特征就是质地细腻、柔润、油亮、通透明净,色和底结合好,色如春水,艳丽灵动如活物。
2老坑翡翠的特征?
玻璃光泽非常耀眼,质地通透洁净,呈冰洁的透明状,冰晶闪耀,其内部条带清晰,可见浅黄色或白绿色的萝卜纹,有时也会出现絮状浮云,有些还有粉红色的飘花。玻璃种翡翠颜色以白色为主,极少数是绿色,其绿色浓度较高,翠色浓郁。
透明度高,底子极佳,虽然其水头不及玻璃种,但也十分透明干净。冰种翡翠颜色以绿色为主,其颜色往往为浅绿、蓝绿或粉绿等,而且其色可呈翠色、粉青、蛋清等不均匀的色型,呈条带状。
3什么雾(胶)翡翠?
翡翠的雾是指翡翠在原生矿开采的过程中,矿脉因受后期地质作用的影响,沿裂隙渗入的次生矿物质与翡翠裂隙中风化的硬玉矿物、钠长石等伴生矿物发生胶结作用,形成的由细小矿物颗粒与胶质物质组成的透光半透明致密层。
带雾翡翠的绿色一般呈丝带状、团块状,颜色分布极不均匀绿色不均主要是由翡翠的“色、底”没有结合完全所,其胶质雾、蜡脂雾的边缘到内部呈半透明到微透明状,在其雾的内部颜色趋于集中,但仍然分布不均。
4什么叫新坑翡翠?
相对于老坑翡翠矿脉,新坑翡翠矿脉的形成年代较近,地质结构以黑色砾石结构为主。新坑翡翠矿脉多见于新的矿脉产区,有80%以上都是在会卡山地区产出,帕敢也产出少量新坑翡翠。新坑翡翠矿脉里也会产出冰种、糯冰种、糯种等高、中档水性翡翠,其内部的绿色是不均匀的。大部分的翡翠原石都是以新坑形成结构产出的,因此新坑翡翠是当今天然翡翠的主要开采来源,其价位也比老坑翡翠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