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刻翡翠玉石?

刁呈月刁呈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雕刻”一词,从工艺角度看,似乎更加合适。 “镌刻”“琢刻”“雕镂”“雕篆”“雕花”“雕漆”等,这些描述性的词语,更倾向于“雕刻”的工艺特点。 那么古人是怎么进行“雕刻”的呢? 常见的加工工具包括:解玉刀、砣机、研磨器。 解玉刀 解玉刀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用于雕刻玉石的工具,主要材料为铁。 根据刀具的形状与使用用途的差异,可将其分为锥状解玉刀和片状解玉刀两大类。

目前发现最早的解玉刀,是在河南贾湖遗址发现的磨制解玉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长约24厘米。 这种解玉刀,通常是由青铜或铁制成锥状,前端锋利,后端渐薄,用于划开玉料。由于刀具的前端比较锋利,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将解玉刀置于砧台上,用锤击打刀具前端,使其钻入玉料;或者用手捏住刀刃上端,用力向下按压,使刀脊磨削玉料。 随着时代的变迁,解玉刀的材料发生了变化,由早期的铁器发展为后来的钢制品。同时,为了便于携带和使用时握持,解玉刀逐渐变成了短柄长刃的小工具。

到了明清时期,解玉刀的形制趋于统一,成为了一种长条状的短柄刀。至今,云南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制作解玉刀的传统,用以切割玉料,制作手链、项链等。 砣机 这是传统玉雕中重要的机械装置。其原理类似于现在木工使用的电刨子,通过旋转提供动力,刀片顺着轴向运动,切割物料。 在玉器加工中,一般把砣机安置于工作台面上,用刀片切削玉料的平面或弧面。 有的刀片上还会有花纹,用来修饰玉的表面。 研磨器 主要用于抛光玉器。根据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砂磨机和水磨机两种。 在加工过程,先用砂磨机打磨出大件成品,再用水磨机抛光打磨。

梅圣伊梅圣伊优质答主

一、先打坯。把原石敲去多余的石料以后,用较粗的雕刻工具,如铁耙子,用较大的力度铲掉多余的废料,使设计的图案初具规模。然后用錾子雕出大形。这个过程又叫做凿粗活。大形做好了,再用刀子刻细,使动物毛发、人物衣纹等细节部分更加逼真传神。

二、再勾样。这个雕琢的过程又叫“铲细”。将做好的大形,按照图案纹样的轮廓线,用刀子仔细地剔除图案纹样以外的底子,使纹样凸现出来。然后再将图案纹样细部铲平,并打上粗点儿,将废料铲去,使纹样更加突出。

三、细雕。经过第二道工序处理的玉料,再用刀子进行细刻,直到将图案纹样的细部(如毛发、衣纹)雕琢完。

四、抛光。经过上三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玉器成品,还有一层包浆,显得不够亮泽,所以,最后的工序就是抛光。把玉器成品放在浸油的粗毛布上摩擦(油可减少摩擦阻力,防止玉器过热受伤),直到光滑亮泽为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