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五德是什么?
这个题目有点大,我努力答题! 个人认为的“五德”是: 1.润泽——水头要好;(无水的玉,不是好玉) 2.灵透——通透如冰,且能透光; 3.明亮——颜色鲜艳明亮;
4.匀净——色浓淡适宜,颜色均匀; 5.圆润——形条块轮廓柔和、圆弧过渡; (有形的五德)
6.端庄——整体感觉大方得体,稳重端庄; (无形的五德) “五德”其实是对玉石品质的一个要求,即对硬软、粗细、厚薄、大小、形状、分布等要素要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尺度。 在实际鉴定中,“五德”并非单独存在,往往是组合在一起评价,称“五德俱全”或“具有五德”,反之则称“五德不全”。
不过,虽然“五德”是一个广泛认可的评价标准,但并不等于说具有了“五德”就一定是上好的玉器,或者即使不具有“五德”就必定是劣质的玉器。例如:
1.一块肉质粗疏的料子,可能很厚重,但没什么“五德”,这样的料子往往做不出精美的玉器,但可能因为材质关系,价值也不低;
2.一块细料,若水头足,纹理美,有色阳,又具有一定的大小和造型,那么就是一件不错的玉器。 但这些例子不能反驳“五德”的判断标准,只能证明“五德”作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评价标准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人佩玉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玉文化中有一套玉德理论,以玉比德,把玉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人文品格来颂扬,这就是所谓“玉有五德”。
“君子比德如玉”,自古以来,玉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被视为真、善、美。玉文化在社会上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中被广泛认可,流传千年经久不衰,因此玉文化成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玉文化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文品格和人生哲学,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儒家五德
儒家把玉的自然属性比喻为人的五种德行,这就是所谓的“玉有五德”。
温润以齐良-仁
玉给人以温润感觉,象征着一个人的待人仁和的态度
廉洁而不沽、贞刚而不谅-义
玉虽有锋棱,但是不伤人,象征着一个人坚持正义和大义,而不狭隘固执。
挠琢坚贞-智
玉在没有雕琢前是顽石一块,象征着一个人学识和智慧不断增长
不挠而折-勇
象征着一个人的勇敢坚韧的品格
孚尹旁达-信
象征着一个人光明磊落,忠信不二。
玉文化的五德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影响了几千年中国人的道德品质,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底色,成为人们价值取向和行为的标准。君子爱玉,就是在于玉五德体现的人文品格,人们喜欢玉,佩戴玉,把玩玉,也是对于自身道德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