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如何形成?
1、地质作用 主要是指地壳运动,板块碰撞,火山爆发等产生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具体来讲,可分为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过程。其中影响玉石品质最重要的也是从岩浆作用形成的,因为玉的形成必须具有足够的矿物晶体(硬玉),而只有在岩浆喷发结集形成岩石的过程中,这些矿物晶体才得以形成并聚集在一起;另外就是高温高压的环境更有利于矿物的结晶,因此一般来讲玉的质地细腻,透明度好的都是属于岩浆作用形成的。
2、气候环境变化 而形成的风化剥蚀作用,是造成玉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原生玉矿,如果没有外界的风化剥蚀,估计至今我们都无法发现远古时期的玉矿。这就是我们平时买到的山料原石头,外表一般都被风化了的原因所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坑”、“新坑”之分。
3、生物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细菌等的分解作用可以导致矿物的生成,也就是说玉石的原石可能最初是由细菌等产生的。当然这种说法目前并没有得到证实。
要了解翡翠原石的形成,就要从翡翠矿脉的构造讲起,翡翠矿脉是呈不规则形带状,产在变质岩(多为片麻岩)的断裂裂隙中的。一般而言,大的矿脉是由小矿脉汇合而成,可以分为粗脉和细脉,粗脉中裂隙较发育,细脉中裂隙小而细。粗脉中翡翠质量较好,价值较高,细脉中翡翠多裂隙,质量较次。由地质构造运动沿矿脉裂隙注入的硅质热液对下面的原生构造岩石进行蚀变,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原岩中一些矿物成分被破坏,并以相应的化学成分进入到翡翠花岗岩中,使翡翠花岗岩增生,从而使翡翠矿脉逐渐加粗,质量变好,在各种作用达到一定时间限度,平衡因素占主导时,形成优质的翡翠。如果时间短,各种作用不明显,或被拉应力拉断、开裂时,形成低质翡翠或硬玉岩。
在翡翠成矿过程当中,有时会发生次生作用,常使一些褐铁矿、高岭石、粘土等矿物混入翡翠当中。使翡翠呈黄、褐、黑色,这些影响翡翠质量的矿物被称之为“癣”或“黄沙胶”,同时可使原生翡翠玉石裂隙发育,降低翡翠质量。
由上面所述可知,翡翠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受多方面地质因素的影响,因此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翡翠品种、颜色、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