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什么翡翠多?

梅寿全梅寿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缅甸是古代印度板块和欧亚版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一个高原,在地质学上称为“亚欧板块西南缘”。 这个地带的地质构造非常特殊,下面几乎不存在任何褶皱(就是通常山脉形成的褶皱),所以地壳运动造成的抬升作用十分明显;而且这个带地下的岩浆活动也很强烈,很多带有铁元素或铬元素的辉长岩、橄榄岩相的岩石会沿着断层线侵入到地表,形成很多的火山口。 这些特征都说明缅北是一个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

在地质历史中,这里曾经被海水淹没形成了海洋,里面的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海底无机物分解成有机物,再经过石油演化形成沉积岩。之后由于板块运动,这里先后隆起成为陆地。 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下,各种玉石矿的形成条件基本上具备了:地下高压高温的地质环境让矿物成分复杂的石英玉髓类矿物结晶,大量的矿物质进入土壤后经过水流侵蚀,最终顺着河流进入缅甸伊洛瓦底江。 另外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为因素。

自1871年意大利探险家蒙特派克罗率领的探险队在缅甸发掘翡翠原石后,欧洲和美国开始逐渐接触这块绿色的美石。不过当时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再加上技术落后,原料成本昂贵,因此只有贵族皇室或者富可敌国的富豪才能拥有。

到了二战期间,缅北地区战事不断,英国军队和日本军队反复争夺该地区控制权,战争让当地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同时外部势力的介入也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在英国军队占领缅北重镇密支那后,控制了当地的翡翠开采业,并以此作为与印度贸易的重要项目之一。

随着苏联卫星在南极洲上成功登陆,人类首次进入了南极洲,美国随后在战略上也把矛头指向了苏联。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为了打破苏联在宇航技术上的垄断,NASA将目标瞄向了月球和火星,并在1960年代开始实施一系列的空间计划来争夺核胜算。

在这期间美国和前苏联分别将自己的月球探测器发射入太空,为了获取更精准的月球数据和影像资料,两国在轨道舱上均安放了一只巨大的反射镜用于收集太阳的能量,用来加热水和产生氧气为宇航员提供生存所需。尽管最初的设计能够支持5人长期驻留,但最终只使用了一小部分就被废弃了。

这些探测器的陨落点大部分都在太平洋上方,只有少数落在北美或亚洲上空。其中一枚叫“金星一号”的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因故障失去指挥能力,意外地被地球引力场捕获,改变了原定轨道,于1972年4月16日在缅甸北部地区坠落地面。

这一坠落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珍贵的科学资料,也带来了丰富的宝石矿源:大量含有高浓度硅酸盐的玄武岩浆从地壳中喷发出去,很快凝结成块,并在此后数年里沿着河流水道涌入伊洛瓦底江,从而将富含玉石原石的河床冲得满满当当。

耿立兵耿立兵优质答主

关于成矿原因学界说法较多,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地球生成的过程中,地球内部温度和压力很大,距地表9公里至20公里深处,含有硅铝及钠镁物质,在特殊条件下,通过13至23亿年漫长的的地质运动演化成岩浆矿藏。后来由于地表断裂、地层运动,在高压高温岩浆运动中冲入新的钠长石、白片石,以玉壁等围矿,形成新的“玉矿床”。后来因地表变迁或矿体本身自然风化崩解,玉石夹杂其它物质沿河搬运,在河床不断滚动磨圆,并受到其它物质碰撞而形成,因水流变缓而沉积在河床或河漫滩,地壳变动出露地表。

也有的说明珠宝矿物的形成,大都与岩浆在岩层内的活动有关。由于岩体侵入和热液作用,使地层内含有的一些分散的化学元素,通过渗透搬运,再集中沉淀下来,形成了矿床。当这些含矿岩层发生变质,产生石英岩化时,又为绿柱石、电气石、紫牙乌等宝石矿物的形成和聚集提供了适合的物理化学条件,使这些珍宝与其它珍贵矿藏一起,就保存在花岗岩化了的“玉石岩”里。如遇岩石断裂破碎或其他地质构造变动,使这些“宝库”局部露出地表,因长期受雨水侵蚀,绿柱石等优质宝石晶体,从围岩中剥离下来,被雨水搬走,冲入河床,在急流中不断冲洗磨圆,在凹岸沉积下来。由于在地质构造中,喜马拉雅山等几条山脉都是南北走向,因此这些山脉的西北——东南面,包括我国的云南、新疆和缅甸都是世界宝石、玉石的产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