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都有什么动物?
“翠”,通“翠”。“翠”指青绿色的玉石。《蜀中广记·成都府志》引宋张寿《寄园杂俎》:“蜀中翠岩山出翠石……其质理之细,颜色之艳,花萼文之整者,中国无与比焉。” 古人把玉分为: “苍翠”“葱翠”“翠碧”“浓翠”“淡翠”“干翠”“湿翠”“灰翠”“浅翠”“油翠”“墨翠”——其中“翠”居榜首。 从色彩上看,古书上记载的翠色有“深”“浅”之分;从形态上来看,又有“浓”“淡”“干”“湿”“灰”等差别;而“油翠”和“墨翠”则是后人对不同颜色的翠色所起的名称。 古人所说的“翠”是一种泛称,它包含了现在我们所称的绿松石、碧玉、绿莹石等多种宝石。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我们可以对某些宝石进行进一步的分级了——比如我们根据折射率的不同来区分祖母绿和黄绿色宝石;又或是通过中子活化等方法来测得石榴石中的铬含量,从而将石榴石的颜色划分为多个等级。
不过这些科学方法所分的“级”和“等”都是人为设定的数值,人们可以设定一个界限,但没有绝对的标准。比如说同一类宝石,我们很难说它的颜色是“浅”还是“深”,只能说它是某个范围的色度。所以,古人所说的“深”“浅”等其实是一个个相对概念。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现代科学赋予我们的这些术语给古人用,那可能古代文献中记录的每种色调的玉器其实都是同一个类型的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