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结晶体好吗?
“种”是评价翡翠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行内认为,优质翡翠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透明度好;2、颗粒细腻;3、光泽强;4、无瑕疵。 而其中“颗粒细腻”就包括了晶体颗粒的大小和晶体的疏密程度。 一般来说,组成翡翠的矿物晶体都是硬玉(NaAlSi2O6),它的硬度为6-6.5,只有钻石和红宝石等少数宝石的硬度比它大。翡翠具有很强的韧性,不受到外力作用是不会破损的。但由于空气中有硫氧化物等物质会对其表面产生腐蚀,时间久后会逐渐风化,从而出现裂纹,影响美观和使用。
所以,大家在购买翡翠时,可以先问问商家是否有对饰品进行加固处理,例如加钢印或者打孔,用其他的金属来增加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其脱落的风险。 还可以观察一下饰品的细节部位,例如关节处有无加注铜丝或者银线来加固?有的话,加粗的程度如何?这些细节都可以帮助大家判断品质的好坏。 当然,在购买价格昂贵的挂件时,可以请商家稍微打磨一下再付款,一来可以检查做工是否细致,二来也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暗病,如裂纹等等。
组成翡翠的每一个最小单位叫做晶体。一般来说,结晶细腻的翡翠的质地比较好。
我们把结晶粗大、肉眼很容易分辨的称为粗粒结构,俗称“石子地”。这种翡翠的结晶体在放大镜下类似绿豆大小,内部几乎完全为石英岩质玉所占据,透明度差,颜色不纯,一般为褐色或黄绿色,因此价格很低。
结晶比上一种小一些,能用肉眼模糊可见的称为中粒结构。这种翡翠透明度要好一些,颜色也纯正一些,所以要比“石子地”贵一些。
再下一级的为细粒结构,肉眼不可见,结晶体类似高粱米粒大小,放大镜下类似芝麻粒大小,绿色颜色较纯为翠绿色,但绿色部位与白色部位界线分明,不相混杂。这种翡翠被称为“柳子地”或“秧子地”。秧子地翡翠如果颜色好的话,价值也很高。
最下一等的是微晶结构或隐晶结构的翡翠,肉眼及放大镜下均不可见,结晶体类似小米粒大小。其中颜色分布得不均匀,常有被白色截断的现象。这种翡翠被称为“豆青地”。
对于结晶更为微小的玻璃种翡翠,晶体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所以又叫“玻璃种”或者“冰种”。它是翡翠中的上品,价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