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什么叫逆势?

梅锦明梅锦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古代书论里的一个概念,也是古人对“笔毫运动方向”的划分方法之一。 古人将笔毫的运动轨迹分顺、逆两种。即行笔时,起笔处朝纸外,称为“逆入”;收笔处朝纸外,称为“逆行”,反之即为“顺势”。 所谓“逆势”就是使笔尖始终在运行中朝着与纸的反方向运动的笔法。 “逆”是相对而言的,因书体的书写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篆书的笔画,以圆转为主,所以它的笔触是以圆弧形的路线来进行的,其起讫和转折的方向都是向外的,故这种运笔称为顺势或正笔;隶书则是在篆书中加上了一些方折,这些方正是向内的,故称其为“逆折”。

至于行草书中的中锋逆锋用笔,也就是指毛笔运行的方向不是顺着纸面向前推进,而是走之字型的路线,笔杆始终不离开纸面,并时刻处于笔毫的中心位置(或基本保持在中心位置上),笔毫始终有藏有露地运动着,使线条在运动中保持住笔毫的饱满状态。这种用笔的方法就叫作“中锋逆锋法”。 而我们平常所讲的“逆势”大多是专指行楷书中的“提按顿挫”的笔法以及“折笔”处的用笔。

下面我举些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一、点画起形阶段的逆势 用笔顺序:逆顺(回笔→右上点→提笔右上出锋)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点”字的起笔阶段,第一笔点的落笔是由左向右逆势下行形成“回笔”后转而向右上方提笔写成,第二笔点的落笔则是由右上向左下方逆势下行形成向右上方的出锋,第三笔点的落笔是由左下向右上逆势上行形成向右下的出锋,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完成整个字的书写过程。

二、主笔及承托字的笔画时的逆势 如果一个字的笔画比较少且较为集中,这时就要强调出各个笔画之间的主次关系,那么每个笔画的用笔都要讲究主次和变化。比如下图中的两个“大”字。 上图的两个“大”字虽然只有一笔之差,但由于笔画长短的区别以及笔画位置的差异,这两个字给人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左边这个字的“夫”部被左右两边的笔画完全遮盖住了,显得比较短。右边这个字的“夫”部就明显被突出了出来,从而让这个字看上去既大气又美观。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在书写时的用墨方法和用笔方法的不同所致。 上图是一个“大”字的两种写法,其中红色部分的笔画是主笔,而黑色部分的两竖则是用来辅助主笔画来使这个字显得更加协调统一的承托笔画。

三、转折、勾挑、波磔等笔画的逆势 在书写行书和草书的过程中,由于行笔的速度较快,为了加快书写速度和提高行书的欣赏价值,通常会在某些笔画的转折、勾挑等处采用“折笔”的方式来替代原来的“转笔”——这种方法不仅加快了书写速度,而且还增强了行书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另外,如果书写者想要让自己的书法作品显得更加美观或者更加具有个人特色的话,就必须在书写过程中注意把握好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顺序以及力度的控制等等……这些细节都将会直接影响到最后作品的整体效果——这也正是每一位书法爱好者最应该认真研读和掌握的地方! 四、如何灵活应用逆势

1.灵活运用各种逆势。例如,“横”可逆可顺,但一般情况都是先逆后顺(具体看笔画的位置决定);“撇”“捺”的逆顺取决于它们的起止位置;“竖”一般都有一定程度的逆势;“钩”“折”一般都采用“折笔”之法来实现。

2.把握逆势的力度。一般来说,在一个笔画内应适当加大逆的力度,特别是当笔画比较长或是转折比较明显时更应该加强这一力度(但也不能过大,否则就会破坏整体平衡感了~)。而在笔画较短或是一直在重复使用的同一根笔划时就可以适当地减轻一下力度啦~

3.掌握好逆势的节奏。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他们对各种笔势还不熟悉,因此容易出现下笔犹豫不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把握好每一笔的轻重缓急哦。 总之呢,要想把书法写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哟~需要多加努力多下功夫才行呢^_^

优质答主

题主的问题有些抽象,如果是我理解的话应该是“运笔方向”的逆。 “笔画的起笔或落笔与书写方向成90°垂直的状态叫逆向运行。” 所以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在行笔的方向上遇到阻碍而转向另一个方向来书写 这种情形就是所谓的“逆势而上”(当然这是比喻) 在我看来,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情况、也是必须掌握的方法,只是可能不太容易表达清楚。 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训练自己养成一种习惯从而做到自如地运用它。 如果想要练习,建议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式——先用正字法写一个字,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写一个相同的字但只使用一次(也就是每次写一笔)!因为这样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一些自己的尝试次数~加油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