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金石书法家?

国玉清国玉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书入道”,是传统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的书法创作理念之一。 何谓“入道”呢?这里说的“道”其实是指中国传统的哲学概念——老庄之道的“道”,即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又被称为“大道”或者叫“天道”。 “以书入道”其实就是说通过书法艺术来体验和追寻宇宙人生的真谛及规律的一种修行方式。而“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艺就是古代文人用来实现“以书入道”的方式方法。所谓“金、石、丝、竹、瓢、土、革、木”八法的起源说法不一,但都大同小异,其中比较主流的说法来自宋代姜夔在《续书谱》中提出的:“金石、土革、丝竹、匏、皮、草、木八法”的观点。 姜夔提出这个看法的时候正是南宋末年,那时蒙古人打到了长江边,北方文人纷纷南渡避难,在这种乱世之中,文人不得不寻求新的精神寄托,他们开始把“修身养性”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了!于是乎就有了后来“琴、棋、书、画”代替过去的“诗、书、酒、茶”成为文人四友的演变过程。

关于这“八法”的具体含义解释如下: “金”——指钟鼎彝器上的文字,也叫“金文”或“大篆”。 比如:盂鼎、毛公鼎等等。 “石”——指石刻文字,包括碑碣墓志等。 “丝”——指毛笔书写的文字,也就是流传至今的主流文字体系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四种字体中的任何一种字。 “竹”——指简策上的文字,即所谓的“小篆”。由于竹片容易折断,一般简策是用熟麻缕缠束成束的,因此人们称之为“垂绳体”“勒铭之制”(《释名·释书契》),也称“隶草”或“章草”。

这种书体后来发展成今天的行书、草书两大流派。 现在人们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出自于王羲之时常用的小楷笔写成的一卷草抄本《兰亭集序》,因此它也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则是以行书的笔法写就的草札,它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秋深帖》则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瓢”——指的是钟鼎彝器的款识,因为款识一般是刻于器物底部的,故又称“款识”或者是“款号”。

这些文字往往比较古拙粗犷,且大多是由小篆发展而成,风格上与甲骨文类似,有“汉分八体之说”之称。现在比较流行的印章篆刻就是来源于此。 在唐代时,书法名家孙过庭曾经根据这些钟鼎款的特征将其归为五大类,分别是:大篆、小篆、章草和隶书等等类型。

宫函国宫函国优质答主

“金”即指的是用金属材料进行创作的书法或篆刻,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吧;而“石”(字和印章)是刻在石头上面的文字、艺术(含书画)作品等。两者结合起来的意思是,指的就是把文字镌刻在石材上的书体和画种。 说得更通俗点呢就叫石刻版(字、画)作者啦……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有电脑打印的,再牛的石刻者也比不上一个普通打字员对吧——所以现在的这种定义有点过时了哈→_→

个人觉得要是在过去的话这题倒是可以这么答的→_→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