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是毛主席?
“人民币”三个字的简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政务院(1949-1954)和中国人民银行(1950年3月成立)共同确定的。当时考虑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方针,为了体现团结各方、凝聚人心的愿望,决定采用“人民”一词命名本币。
关于货币单位名称的确定,曾有过多次讨论,主张较多的是"人民券"或"人民的钞票"。因为"人民币"中的"人"字,有"人们"、"人民"等含义,容易引起误会。 鉴于此,又有人提出使用"人民币"这一名称,并得到广泛的支持。
1956年外汇改革后,国家对外汇进行了统一管理,于是设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管理全国的外汇。随后在1978 年金融体制改革中,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时设立了央行系统最高机构,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国内金融行业进行监管。
而国家外汇管理局则划归外交部,成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并沿用至今。 至于纸币上的 "中国人民银行" 字样,则是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使用的。 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较大,且采用了多种辅币单位,不便于流通使用;第二套人民币缩小了面额,取消了辅币单位,整体设计较之美钞更为简洁明了,且易于识别与计算。所以虽然第一版人民币设计上借鉴了苏联纸币的风格,但第二版人民币却主要受到了美国纸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