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家里有谁?
一、楷书四大家 又称“书圣”,唐代李世民认为王羲之的书风飘逸,而唐朝以楷书著称,因此称他为“书圣”。 王羲之(130-19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历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琅琊孝悌侯等。人称“王右军”;与东晋书法家谢安、孙绰、李充等并称为“中朝八贤”。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于世,代表作有《兰亭集序》、《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中《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子王献之,亦为晋代著名书法家,人称“小圣”。父子合称“二王”。 “二王”是东晋楷书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颜真卿(709—784)字清臣,小名羡门,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平原太守等职。他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德高望重。他的真迹很少,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他的碑刻拓本。他创立的“颜体”成为唐以后历代书法家学习的楷模。代表作品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太师,死后追封为司空,世称“柳少师”或“柳司空”。他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与颜真卿齐名,并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所书写的《玄秘塔铭》、《神策军碑》,被称为“柳体”,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赵孟頫(fán zhěn bó mǔ)(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文学家。他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延祐二年(1315),赵孟頫由翰林学士奉命赴杭州等处探访先代帝王后裔,搜集到有关资料,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皇族通谱——《宋史·宗室世系》。他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尤善画竹。著有《松雪斋集》。
文征明(1470~1599),初名壁,字征明,明代杰出画家。以字行。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官至翰林待诏。他与唐伯虎、徐渭都是明朝中期很有名的画家。他的字写得相当好,被称为“明朝第一”。他和赵孟頫一样,也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有《醉白堂记》、《梅花草堂笔谈》、《真赏斋帖》。
(二)篆书四大家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08年),秦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在统一中国后,整理编定了秦始皇统一文字作规范。他的作品主要有《泰山刻石》、《峄山碑》。
东汉时期的蔡邕之子蔡琰(音yǎn),又名文姬,东汉末年著名才女。在父亲被刀砍掉左脚趾后,被匈奴劫持至漠北。后归汉,丈夫死,居长安。博学有才辩,擅长文学、音乐和书画,著书述史,传世之作不少。她的隶书代表作《曹娥诔辞》,风格古拙。另外,她作的篆书《石鼓文》,也很有名。
萧衍(公元464年-公元549年),字叔达,南兰陵郡武进县人。他在位时大力提倡佛教,自己也很勤于学习佛法。他的文章写得很好,尤其是散文非常有名。他善于书法,小楷书法尤其出色。现存有《出师表》、《郑文公墓志铭》等。
邓文迪(1968年-),生于济南,祖籍江苏徐州。大陆新闻界知名女强人。她是第一批获得学士学位的大陆犹太人后代。她不仅具有出色的语言能力,而且具有优秀的文学素养,擅长写作,喜欢摄影。她的字体娟秀,笔法清新。
(三)隶书六大家 秦代李斯的《仓颉篇》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隶书作品。汉代的隶书叫“八分书”。以下列举的各位书法家,大部分都能书擅隶书。其中部分人的隶书代表作,都是中国隶书中的经典之作。
张迁(公元135年-公元167年),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东汉灵帝时,曾任陈留太守、东平相等职。他死后葬于雍丘,后人立去其墓。传说他常穿白衣,故世称“张白衣”。他的隶书代表作是《曹全碑》。
钟繇(公元179年-公元234年),三国时期魏国著名书法家。他在楷书上的成就最高,但隶书也写得非常好。他的字端正谨严,雄浑大气,在“魏晋风度”里有着独特的韵味。代表作有《贺捷表》、《宣示表》、《力命表》。
卫铄(公元187年—公元224年),字茂漪,自号妪,东晋女书法家。善草书,师法钟繇。她写了一部草书著作《卫夫人笔阵图》。她的隶书代表作为《孟宗残碑》。
崔瑗(公元139年-公元152年),字子玉,东汉济阴定陶(今属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汉桓帝时,曾任尚书、济阴太守等。他是东汉著名学者,擅长词赋、草书。《书断》称他“善章草,师袁盎”。他的章草作品很多,代表作有《范升记》、《刘宽碑》等。
赵壹(公元146年-公元194年),字元叔,东汉颍川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人。才学超群,好作谐调。在汉灵帝时担任过议郎、扬州刺史等。他的诗风幽默诙谐。他的《嘲青蝇》、《咏絮》等都是传诵一时的佳作。他的隶书作品有《刘宽碑》、《韩仁铭》。
张猛龙(生卒年代不详),北魏官员,著名文人。他的祖父张辽,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首。张猛龙擅长写作,尤其精于隶书,在北魏有着“天下书杰”之称。他的《张猛龙碑》,端庄秀丽,结构严谨,骨势劲峭,行笔流畅,是魏碑中的精品。
杨凝式(公元873年-公元954年),杨行密第三子。五代十国时分,他在后梁、后唐、后晋为官,历任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