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有粮票的?
粮票在中国存在了40多年,它最早发行于1955年,由各省和自治区自行印制;到1962年时全国共有400多个粮店,8000多个门市部、代销处,开始实行统一发行,统一管理。当时发行的粮票面额最小的是0.5斤(五两),最大的是30斤,还有50斤、100斤、150斤等几种。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这些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93年,全国各地最终取消粮票,这意味着持续了近40年的粮票时代结束。
说起粮票的起源,这得追溯到计划经济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了有效地配置资源,实施计划经济是必然的选择。而商品供应实行定量供 给,自然离不开票证这一重要的凭证。从1953年起,各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了粮食定额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所谓「定额制度」,就是按人口的多少确定每个公民每月应得的粮食定 量,也就是「口粮」,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吃穿用度,当然需要凭票购买。除了口粮外,还有很多必须的商品也需要票证,比如肉类、食用油、蔬菜等等,无一例外都需要票证来购买。 于是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庞大的物资调配系统应运而生。它由国家统一制定价格,统一分配物资,甚至到了后来连农产品都要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种体系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但它毕竟是一种倒置的市场经济,违背了市场的规律,其效率是低下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过去那种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被逐步废除。尽管中间也有过反复,但市场机制最终得以确立并不断完善。人们以前熟悉的那些票证,包括粮票在内,不再发挥重要的作用,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