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砚都是代表什么意思?
“中国砚都”是指中国制砚之都——肇庆市高要区,这里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气候温和湿润,有着深厚的制砚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制砚历史。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一批士族为了躲避战祸南迁至岭南地区,其中就有一支张姓士族。据载,西晋张肇之父张季,于晋元帝初年(公元317年前后)自洛阳南下,定居于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而他的后代中有一位叫张僧繇的画家,在南北朝时期名扬天下。
张僧繇是个擅长画人物、山水、佛像等画的佛教绘画大师,据说他“善图塔庙,尤明天象。”他曾奉武帝之命,到广州绘制开元寺的壁画。为了保持壁画的逼真效果,他事先在墙上凿出洞孔,用一根长棍一端套上木板作为支架,以此架起画具作画。正是由于他高超的画艺,使他的每幅画作都能达到“非假人,然后可观”的程度。 张僧繇还有一个独特的技能——“画龙点睛”,所谓“画龙点睛”就是他在给寺庙的壁画中的神像或龙添加眼睛的时候,特别强调眼神的变化和表情的神韵,因为这一点“睛”使他的作品达到了活灵活现的效果。除了绘画之外,张僧繇还在建筑彩画方面颇有成就。至今在湖北襄阳等地仍保存着他修建的塔刹木构和藻井彩画。
张僧繇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同样,他的后人也是能文能武,人才辈出。到了宋代,张僧繇成为当地的文化图腾,受到后人的敬仰。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就在自己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专门记述了张僧繇绘龙的事,并说:“梁武帝时,中国工画者甚多,如张僧繇、曹仲达、周文矩、顾闳中,皆当时著名手。” 随着时代变迁,张僧繇所住的地方后来逐渐发展成一座城市,取名为肇城。明代万历年间,这里设肇庆府,即为今天的肇庆市。而作为与这位著名的佛教画师关系密切的砚石,也因了他的缘故被命名为“端砚”,简称“歙砚”或是“歙玉”。至于这里的砚矿为什么叫“端”呢?有人说是因为张僧繇的别号就叫“端岩”;还有人说因歙县的砚山最早开发于唐代,而唐太宗赐封给秦叔宝的家宅就在歙县,并且秦叔宝曾被李世民封为“皖国公”,而“皖”字的读音同“弯”,唐代诗人李白曾作诗称颂此事:“功成身死翠云窝,元帅魂归旧岭东。一代名将今尚在,皖公池畔五云中。”这里的“端岩”也就被谐音成了“端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