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哪五墨?
水墨,在绘画中,“墨”是很重要的表现工具之一,与色彩一样,是画家调和中国画色彩的重要手段。 由于使用毛笔、宣纸等中国特有工具,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力——以墨为主要表现工具,创造了水墨写意这一特有画法。其中水与墨的关系最为密切。 “五墨”的说法来自明代朱履贞撰写的《书苑菁华》一书,文中指出:“笔墨之妙,始于唐宋,至元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而极盛。论笔则笔中有墨,论墨则墨中有笔,或曰笔墨;其法有燥有湿,有浓有淡,故曰五彩。后人又分此为‘五色’、‘六彩’云。” 五色为青赤黄白黑,亦即今之所谓四墨(红、黄、蓝、绿)加白色。六彩则为五色再加浓淡。也可以说四墨即五色,五色即四墨。这里所说的五色,并非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色彩学分类,而是中国传统色彩学中的称呼。
在传统艺术领域内,对于色彩的分类,一直是比较模糊的,并没有遵循三原色、间色、复色之类西方科学的分类体系,而是基于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阴阳五行说来划分颜色的属性。 五色的划分就是如此,红为阳,橙、黄居中,绿为阴,蓝、靛青为阴中之阳,而黑则是阴阳中和的结果。 这样的颜色划分,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辨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世界被分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世间万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区分和描述,阴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白天与黑夜、冷与热等等。
五行的分类也是如此,金木水火土,也是相对的范畴,不是确切的实体,如土并不等同于土地里的泥土,它包含土壤里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物质。同样,五色并非指单独的一种颜色,而是多种混合在一起的复杂的颜色。 所以,我们如今所熟知的各种色彩模式,RGB、CMYK之类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位置的,它们所遵循的光学原理是线性光学的叠加,这种光学原理是无法解释中国书画这样的视觉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