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小生只什么?
说到中国传统戏剧,人们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往往是生旦净末丑这“五大行当”。然而在这几大基本类型的下面,可进一步划分出无数小类,戏路风格千差百异。 小生这一行当就分为若干行,如“帅生”“文生”“武生”等等。在表演时,这些行当又往往与角色的性别联系起来,比如《群英会》中周瑜的扮演者必须由武生或武二小生来饰演;而《拾玉镯》中的孙玉姣则须由小花旦(现在的京剧演员一般由刀马旦应工)来饰演。 然而,在传统戏剧中并不是所有的小生都必须是男性。在一些剧中,由于剧情需要,一些角色由女性反串出演,这些小生也就由女演员来饰演了。例如《沙桥饯别》中唐太宗李渊,《伐东吴》中孙权,《罗成叫关》中的苏定方等,这些人物原系男性,却由女性来反串。而在《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竟由净角反串,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正因为如此,小生行当中又有“二花脸”之称。虽然由花脸反串小生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传统的舞台演出中却是非常常见的。 那么究竟怎样的人才配称之为小生呢?这个称谓其实是从发型上来界定的。一般来讲,小生都是梳着一条长长的辫子或者发辫,而另外四大行当里的生、旦几乎都是盘发或者束发的。从发型上很容易分辨小生与其他几个行当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