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瑞丽腾冲翡翠的区别?

养泽泽养泽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前面几位大侠都说的很全面,再补充一些好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官方称呼上,由于我国对于边境地区地理名称的制定是以我国地理为准的,所以用“缅甸”来指代邻国是不正确的,应当称为“缅北”或“北部缅国”。而由于历史上云南与缅北长期紧密相连,交往频繁,所以又常把整个掸邦高原和其周边地区一起称之为“缅北”或“北部缅国”(严格来说,这些地区不在边境线上)。

而本文所要介绍的“缅北”,仅仅特指我国的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掸邦接壤的地区,即德宏州和临沧市的西部以及普洱市的西部,面积大概为4万多平方公里(具体数字我也没查到),居住着不少缅族人和景颇族人,而这里也是著名的玉石产地。(关于这里的民族分布状况请参见我之前写的这篇短一点的文章)。

很多人应该知道,玉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而硬玉就是现在价值昂贵的翡翠。那么从分类上看,属于硬玉的翡翠毫无疑问是中国人最喜爱的玉器材料之一。而在中国最早的玉器可追述到新石器时代,也就是说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和田玉和翡翠制品的历史了。不过因为价格昂贵,以前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佩戴。

直到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进入和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翡翠的价格才逐渐走下神坛,普通百姓也能购买并拥有属于自己的翡翠首饰了。 而说起翡翠,就不得不提起它在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民国。众所周知,民国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但恰恰在这个年代,中国翡翠雕刻艺人的创作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水平。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内忧外患,军阀混战,各地政治势力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而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时候,人们需要一种精神寄托,而玉器中的翡翠恰好满足了这个需求。

翠色温润,质厚透明,色泽丰富,型制多样,无论是作为艺术品收藏还是自戴都很合适,因此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而玉雕行业也在此时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许多民间艺人,靠制作玉器赚钱养家,其中不乏技艺高超的人,他们的作品受到国内外市场热捧。

说到这里,可能就要提到最近很火的《我和我的家乡》里黄渤扮演的“黄大宝”的角色了,这个人物原型便是大名鼎鼎的“翡翠大王”杨汉振。他出生在福州,家境殷实,本来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12岁时却因为一场意外导致家道中落,全家四处漂泊。后来因为喜欢上了玉雕这行,就在云南腾冲做起了玉器生意,并且慢慢积累起一定的财富,成为一代“翡翠大王”。

伏深伏深优质答主

缅甸瑞丽翡翠

缅甸瑞丽翡翠的特点在于色多,各种颜色基本上都能见到。但色不活,水头足的肉色往往黑蒙蒙的。色活的肉又基本是干青。

翡翠的绿色属于典型的石绿,成因与翡翠的致色离子铬有关。在翡翠中还观察到由黄绿石纤维组成的绿色翡翠,黄绿石纤维为暗绿色,由暗绿的黄绿石的纤维集合体组成的绿色翡翠的绿色偏灰,这也是翡翠绿色的一个主要特色。在翡翠中还可见到由硬玉纤维和绿辉石纤维组成的绿色翡翠,而由绿辉石纤维组成的翡翠其绿比较浓艳。翡翠的紫色呈斑杂状或呈细脉状,常与白色背景和绿色翡翠组成多色玉。绿色和紫色翡翠的绿色和紫色一般较深,绿色中常含黑色团块,这是与玻璃种相比最大的区别。

缅甸腾冲翡翠

翡翠石,亦是硬玉岩,多为细小鳞片状纤维状集合体,常为二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钠质黝帘石等的集合体,性较硬,但不如翡翠硬,亦不如翡翠韧,可有玻璃光泽和油脂光泽。一般为青色、深色,亦有红、绿、白、黄等色,但色多不纯,红与粉红杂呈黄白色,绿近灰色,白似玉色,亦含有黑色。

有的色彩类似翡翠,常有颗粒状或斑点状绿、红、紫色块。有的则多为黑色和黄绿色,色调不均,质粗、石性大、无玻璃光泽。有的颜色很像玻璃种,表面较光滑,具有玻璃光泽,质细腻,但不如玻璃种色正,不如玻璃种莹澈、纯净,裂隙和杂质较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