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是如何染色的?

刘磐磐刘磐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借用一个古代染色工艺,与翠友交流一下。 古书《天工开物》中记录的一种名为“料丝”的古代染色方法。 “料丝”是将矿物原料研磨成粉末后,进行高温灼烧所得到的线状、丝状的染料,用来给丝织品上色。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将研磨好的矿物颜料放入流动的河中,让河水冲洗掉颜料粉中的颗粒杂质,然后收集染料液。用皂荚(洗涤剂)去除浮沫(油脂等有机物),得到较纯净的染料液。再用细纱布或竹篾将染料液挤出,收集到罐子里备用。 使用的时候,将染料液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再用纸锅或者沙锅慢慢熬煮,保持温度和浓度。之后把要染的丝绸放入锅里浸泡,然后拿筷子轻轻搅拌,使其上色均匀。最后拿出晾干即可。 这个方法简单实用,不过需要大量的丝绸辅料。另外就是操作时烟火比较大,容易熏黑厨房。

我觉得这种方法类似于现代化学染色中的“拔染法”或者是“夹染法”。先用碱性物质漂白丝绸(类似“拔染法”中的“拔色”工序),然后再用染料着色(类似“拔染法”中的“染”工序)。由于有了碱剂的加入,所以这种染色方式的染色牢度较好。并且因为染料只接触纤维表面的一层,故染色颜色比较浅淡柔和。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同时满足色彩丰富鲜艳的要求。 所以清廷御用监的工匠们想出了一个妙计,既能让丝绸染色鲜艳牢固,又能保持色彩的淡雅温和—那就是多次反复染色。

具体方法是:首先将绿色翡翠原石打磨抛光,然后研磨成粉末。取适量粉末加水调成糊状,涂抹在白色缎子做的“衬里”上,然后再覆盖上一层白缎子并压平,使粉末的颜色充分渗透进缎子内。 最后将这两片“染色坯布”分别剪下适当长度和宽度,按照衣服的裁剪方式,留下裁片边缘作为翻边,中间部分用熨斗烫平整,这样一件“翡翠衫”就制作完成了。 完成后的“翡翠衫”还要经过打眼(穿孔)、缝制、缀扣(缝上纽扣)等一系列手工工序,才能成为清帝御用的翡翠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