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翡翠手镯好吗?
这个镯子,种水色可以,但不是特别理想。 首先就是棉多,虽说影响不大,但多了就觉得有点渣沫感了。然后就是这个手镯有石纹和裂纹,虽然都不是特别大,但是已经能够看出来,在强光照射下,裂纹的地方隐隐约约有荧光反射,说明这种裂纹是结构性的。所以尽管这个手镯不贵,但是我个人觉得不能买。因为要是戴的话,肯定要磨损的,万一磨出去了,那不就亏大了。
这个棉的问题,题主可以在自然光下看看,真的太多的话,还是尽量别买了。不然戴上后会觉得很糟心。 然后我们来看价格,500元,这个价钱对于这样一只手镯来说我觉得是不贵的(虽说网上卖的很多,但我没见过这么便宜的,所以不敢说绝对便宜)。
不过这个价钱的优势在于,不管怎么样,这是正规商场买的,而且品质有保障,不像有的卖镯子的店铺,你根本不知道他给你换了一只怎样的镯子…… 我之前去昆明游玩的时候,在翠湖公园旁边看到有一家很大的珠宝店,里面各种裸眼3D技术展示宝石,非常震撼,我进去逛了一下,店员也非常热情。
我问他们有没有这个价的翡翠手镯,他说有,然后我还真就看到了,当时感觉好棒啊~毕竟这么大一家店,不会拿假货来骗人。于是我就让店员给我拿出来看一下,当我伸出手的那一瞬间,我傻了。因为我发现店员给我拿出来的那只手镯和这只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我是不会买这样的手镯的,这根本就是只次货,所以我赶紧撤了。 后来回到家我在网上一查,果然有这样的手镯,而且还不少。 所以我建议题主,如果这个手镯不是你相中的那种,那一定不要买;但如果这个手镯就是你相中的,那么千万别犹豫,毕竟是真的便宜。
从外观上看,该镯子在手镯背面的两边,有两个圆圈,用手触摸感到是凹进去的,可以肯定,这两个圆圈就是注胶的气泡。
翡翠一般由硬玉、绿辉石等组成的多矿物集合体,具有典型的柱状或纤维状结构。如一块翡翠在放大镜下或在灯下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杂乱无章排列的柱状或纤维状纤维,这叫翡翠的“翠性”,亦称“桔皮效应”。它是鉴定翡翠的重要依据,“翠性”越明显,说明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越粗大,其质地也就越粗,其价值也就越低。优质的翡翠“翠性”不明显,肉眼几乎看不到柱状或纤维状纤维。只有用10倍以上放大镜观察,在仔细寻找的情况下,方可看到极其纤细的柱状或纤维状纤维。因此,可以利用翡翠的“翠性”及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的细粗来判别A货翡翠。
在手镯、戒面等制品的周边可以观察到粒状、柱状或纤维状的微晶堆积现象。这是由碎裂的翡翠颗粒及矿物包裹体的碎块挤压而成的。因此,观察制品周边的“微晶堆积”现象,就可以断定是否为A货翡翠。B货与C货翡翠由于浸泡过强酸,破坏了原生翡翠的内部结构及其“微晶堆积”现象,因此,B货和C货翡翠在任何部位均看不到微晶堆积现象,所以,利用“微晶堆积”亦可作为翡翠A货、B货、C货鉴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
观察A货翡翠在不同偏光下的颜色反应,可以与B货、C货翡翠相区别。这是因为翡翠的颜色除色皮绿外,大部分都是由于其中矿物包裹体,即铬铁矿所致。铬铁矿在偏光下具有消光现象。因此,带有颜色的A货翡翠在不同偏光下颜色深浅有所变化。但经过强酸浸泡处理后的的B货翡翠,破坏了原生结构,铬铁矿等大部分矿物包裹体遭到破坏或裂隙受到扩大的,注进了有机胶体,使其内部结构呈均质状,因此,B货翡翠在不同色光观察,其颜色深浅没有变化。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很快地将A货翡翠从B货翡翠中区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