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帽盒是什么?
帽盒是存放帽子的箱子,又称朝冠箱、官帽箱。清代宫中帽盒有两种,一为木制,一为镶板制。
木制帽盒,形似小箱子,有盖,以紫檀、花梨木制之作成后,面刷白灰,在罩以罩袖,红缎钉盒套,置放于宫中存帽。
镶板制帽盒,为两层木框,其间饰以珐琅填彩,上层摆帽顶,下层挂帽圈,亦有将上下两层夹着纱绢而制者。此种帽盒不甚高,不碍目光,便于戴帽、换帽,无箱笼壅塞之弊。
上述两种帽盒,除存帽子外,偶亦放围巾、袖套、手镯、领巾之类。王鸿绪《崇恩堂稿》中记:“(康熙)五十一年,圣祖南巡之德州,予献诗、笔、墨、画灰及雕镂漆描诸物,并进朝冠一,大帽一。 ……”(《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这说明在康熙年间,还有进献“朝冠”之事,此即明、清时士大夫朝服之固定形式。据《舆服会典》:“凡常服,帽冠顶用皂纱,丝络带系结,以处其上,如盔之法。春秋惟用罗帽,夏日用布帽,冬用毡帽”。此即所谓“大帽”,无顶,唯以巾束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