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版人民币为何值钱?
错版币之所以特别值钱,是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错版币”。所谓“错版币”只是人们对某些印钞工艺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的称呼。这些失误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钞纸错误,如胶印、凹印中的漏印、叠印、偏印等;另一种是印制错误,包括图案错误和文字错误。 无论哪一种“错版币”,在出现的时候都会被立即回收、销毁,根本流入不了流通领域,所以所谓的“错版币”其实只是正常的钞票发行过程的一个附产品——残次币。正因为如此,人们常说“错版币”就像“母币”一样,只不过数量极为有限。而一些纸币发行量小,使用时间长,出现“错版币”的机会就少,也就更显得“错版币”珍贵。例如我们常用的第二套人民币1分硬币中,就有一个十分罕见的“0538’反字”错版币。因为其数字“5”的右上角少一个圆点,所以被误认为是1953年发行的。
其实,除了这种“0538’反字”币外,在我国发行的众多金属币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错版币。只不过它们没有像“0538’反字”那样极具代表性而已。这些错版币无一例外都是印钞时的“失误”造成的,因此它们本质上和一般的钞票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错版”了而已。
当然,这些“错版币”虽然本身并没有价值,但正是因为它们的出现是由于错误的缘故,所以人们认为它们是“残缺不全”“有缺陷的”,因而把它们当作“珍品”来对待。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大多数的“错版币”都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仅仅是收藏界的“笑料”,但也有一些极少数的“错版币”由于种种原因却变得颇为珍贵。这是因为在这些“错版币”诞生之初曾被大量收回并予以销毁。然而,就是在销毁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或故意留了破绽,使得这些“错版币”得以流出的极少部分钱币。